新聞中心首頁
成功入選省科協首批“科創中原”試點市,市科技館等5家單位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,舉辦第三十六屆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,218個項目獲省級大賽表彰……近日,市科協召開2023年市科協工作會議,亮出了這份亮眼的成績單。
2022年,市科協持續鞏固壯大科普陣地,組織小麥博物館、云臺山地質博物館等16家單位成立焦作市科普聯盟,為推動科普活動的開展、科普資源的共享、科普產品的研發,營造全社會“大科普”局面作出新探索。持續推動科普教育基地上檔升級,焦作市科技館等5家單位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,中原工業設計城等9家單位被認定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,我市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數量全省排名第二。承辦省科協、省文明辦組織的“百名首席科普專家進百縣(武陟)志愿服務活動”。舉辦“喜迎黨的二十大,科普向未來”全國科普日活動,被中國科協評為2022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。及時下達2022年示范農技協、科技小院、示范社區等項目建設資金73萬元。組織平安種業科普教育基地、武陟縣菡香省級科技小院、馬村茁成省級現代農業科普園開展農業技術培訓、推廣新品種等技術服務。
市科協注重青少年科普教育,舉辦第三十六屆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,218個項目獲省級大賽表彰。組織開展“河南省第十六屆青少年科學素質大賽焦作分賽”活動,13萬余名學生參與答題,居全省第3位。組織開展焦作市青少年科學表演大賽,11個縣(市、區)的163部作品參賽,共評出科普實驗秀和科普劇一、二、三等獎20項。選拔20名高中生參加中國海洋大學、湖南大學線上“高?茖W營”活動。在市科技館舉辦“十年科普·筑夢未來”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,開展“燃情冰雪·相約奧運”“二十四節氣與我同行”“大手拉小手·科普研學游”“智慧大闖關·動手學科學”等線上線下主題科普活動90余場,5.4萬余人參與。
(記者王冰)
總值班:趙金瑜 |
統 籌:曾琳琳 |
責 編:劉 佳 |
審 核:史 凱 |
編 輯:劉 佳 |
!Γ厚R 麗 |
![]() |
![]()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成功入選省科協首批“科創中原”試點市,市科技館等5家單位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,舉辦第三十六屆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,218個項目獲省級大賽表彰……近日,市科協召開2023年市科協工作會議,亮出了這份亮眼的成績單。
2022年,市科協持續鞏固壯大科普陣地,組織小麥博物館、云臺山地質博物館等16家單位成立焦作市科普聯盟,為推動科普活動的開展、科普資源的共享、科普產品的研發,營造全社會“大科普”局面作出新探索。持續推動科普教育基地上檔升級,焦作市科技館等5家單位被認定為全國科普教育基地,中原工業設計城等9家單位被認定為省級科普教育基地,我市全國科普教育基地數量全省排名第二。承辦省科協、省文明辦組織的“百名首席科普專家進百縣(武陟)志愿服務活動”。舉辦“喜迎黨的二十大,科普向未來”全國科普日活動,被中國科協評為2022年全國科普日優秀活動。及時下達2022年示范農技協、科技小院、示范社區等項目建設資金73萬元。組織平安種業科普教育基地、武陟縣菡香省級科技小院、馬村茁成省級現代農業科普園開展農業技術培訓、推廣新品種等技術服務。
市科協注重青少年科普教育,舉辦第三十六屆焦作市青少年科技創新大賽,218個項目獲省級大賽表彰。組織開展“河南省第十六屆青少年科學素質大賽焦作分賽”活動,13萬余名學生參與答題,居全省第3位。組織開展焦作市青少年科學表演大賽,11個縣(市、區)的163部作品參賽,共評出科普實驗秀和科普劇一、二、三等獎20項。選拔20名高中生參加中國海洋大學、湖南大學線上“高?茖W營”活動。在市科技館舉辦“十年科普·筑夢未來”開館十周年系列活動,開展“燃情冰雪·相約奧運”“二十四節氣與我同行”“大手拉小手·科普研學游”“智慧大闖關·動手學科學”等線上線下主題科普活動90余場,5.4萬余人參與。
(記者王冰)
總值班:趙金瑜 |
統 籌:曾琳琳 |
責 編:劉 佳 |
審 核:史 凱 |
編 輯:劉 佳 |
!Γ厚R 麗 |
![]() |
|
![]() |
焦作網免責聲明: | |||||||
|
|
|